因一念有无数生灭而仿佛无处可逃。由是,心无放逸,不失众善。
#笔记 我们的生活中,有两种叙事,一种是「歌舞升平」,一种是「满目疮痍」。大多数人游走在这两种叙事的夹缝中,左右腾挪,疲惫不堪。

其实,这两种叙事都是从自身处境和利益出发,产生对社会现实的片面认知。

能说「歌舞升平」的吹鼓手就是在粉饰太平吗?如果他们不是粉饰太平,又为什么要指责那些声称「满目疮痍」的人呢?如果他们是在粉饰太平,就更没有立场去批评了。

接受「歌舞升平」的叙事,就需要忍受「满目疮痍」的指责。反之亦然。

人类社会很难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这是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不要考验人性。

不争论、求同存异,才是大智慧。
#笔记 《逸周书》的「谥法」中说:

兵甲亟作曰庄。叡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

述义不克曰丁。迷而不悌曰丁。

不思忘爱曰剌。愎佷遂过曰剌。

外内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

在国逢难曰湣。使民折伤曰湣。在国连忧曰湣。祸乱方作曰湣。

蚤孤陨位曰幽。雍遏不通曰幽。动静乱常曰幽。

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肆行劳神曰炀。

丑心动惧曰甄。

暴慢无亲曰厉。杀戮无辜曰厉。

凶年无谷曰糠。

名实不爽曰质。

不悔前过曰戾。

怙威肆行曰丑。

好变动民曰躁。

怠政外交曰携。

华言无实曰夸。

逆天虐民曰抗。

好更改旧曰易。

名与实爽曰缪。
#笔记 重新排了一下版,我收藏的一些 useful websites,包括了电子书库、图库、实用工具等。 https://note.justgoidea.com/#Useful%20Websites
Leslie和朋友们
随着 Vance 被 Trumph 提名为副总统,他所写的这本畅销书《Hillbilly Elegy》(乡下人的悲歌)再度火热。 这书用悲天悯人的口吻记述了 Vance 自己是如何通过努力和运气,离开了美国铁锈带贫穷愚昧的传统家庭,通过耶鲁法学院进入了富裕现代的生活。这本书通过对往常被忽视的美国贫穷阶层的描写,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 和此书的故事类似的还有《Educated》(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位来自美国爱达荷山区的女孩,也是通过一系列机缘巧合离开了故土,通过剑桥大学进入了上流社会。 这两…
#笔记 葛剑雄教授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史。」中原的汉人常常鄙夷匈奴「逐水草而居」,其实汉人为了稳定的农耕又何尝没有「逐水草而居」呢?否则为什么风水学中要讲「依山傍水」?

人类始终在迁徙,这一点从人类诞生开始就没有变过。正是因为不断地逃离原有的环境,人类的社会形态才得以演进,从原始部落到定居点,再到村庄、乡镇、城市、国家。

逃离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是为了更丰富的生产资料,是为了更有尊严的活着。逃离原有的环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甚至有着「解放」的意味。

「树挪死人挪活」,向来如此。如果不是为了生存,何必衣冠南渡,何必闯关东,何必下南洋呢?这和游击战中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有什么区别?

二战后,中外各国的城市发展都面临着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资源向城市过渡集中,从而导致了明显的社会阶层对立。也正因此,「逃离」才变得更加普遍。
#笔记 美国总统和总统候选人遇刺事件回顾

1835 年 1 月 30 日,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遭遇过暗杀企图。当时,杰克逊在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大厦东门口参加葬礼。刺客理查德·劳伦斯向杰克逊开了两枪,但两枪都未能击中目标。由于枪支失灵,这次刺杀未遂事件进一步强化了杰克逊的政治声望。

1865 年 4 月 14 日,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遭到刺杀。在美国内战结束、南方邦联投降后数日,林肯在华盛顿特区福特剧院观看演出,刺客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开枪击中林肯,导致林肯于次日去世。这次事件深刻影响了美国内战后的重建进程,加剧了美国南北矛盾。

1881 年 7 月 2 日,美国第二十任总统詹姆斯·A·加菲尔德遭到刺杀,最后去世。刺客查尔斯·吉托在华盛顿特区巴尔的摩和波托马克铁路站向加菲尔德开枪,第一枪击中加菲尔德的背部,而第二枪击中了加菲尔德的腰部,最终导致加菲尔德于 9 月 19 日去世。这一事件推动了美国总统继任制度的完善。

1901 年 9 月 6 日,美国第二十五任总统威廉·麦金莱是遭到刺杀。当时他在纽约州布法罗的泛美博览会现场,刺客利奥·乔尔戈什成功地击中麦金莱,麦金莱于 9 月 14 日去世。此后,西奥多·罗斯福继任总统,推动了进步主义改革。

1912 年 10 月 14 日,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1901-1909)西奥多‧罗斯福是(老罗斯福)在卸任后再次竞选时遭到刺杀企图。当时,老罗斯福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发表演讲途中,遭到刺客约翰·施兰克向他开枪。尽管受伤,老罗斯福仍幸存了下来,并继续完成了演讲。这次事件展示了老罗斯福的坚韧形象,但未能帮助他赢得选举。

1933 年 2 月 15 日,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在当选后但尚未于当年 3 月就任的前夕,遭遇刺杀阴谋。当时,刺客吉塞佩·赞加拉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向他开枪,不过未能击中罗斯福。这次刺杀未遂事件增强了公众对罗斯福的同情。

1950 年 11 月 1 日,美国第三十三任总统哈里·杜鲁门遭到未遂刺杀。当时,杜鲁门他在作为总统临时官邸的华盛顿特区布莱尔大厦遭遇暗杀企图。刺客奥斯卡·科拉索和格里塞利奥·托里斯拉都是来自波多黎各的激进民族主义者,他们对美国在当地的殖民统治抱有强烈不满,但刺客未能成功。科拉索和托里斯拉被特勤人员制伏并逮捕。科拉索在袭击中受了重伤,而托里斯拉则在交火中被击毙。这次事件引发了对美国总统安全的关注,并加强了对美国总统的保护措施。

1963 年 11 月 22 日,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约翰·F·肯尼迪遭到刺杀。刺客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向他开枪,导致肯尼迪当场死亡。当天,肯尼迪身坐一辆敞篷汽车,与自己的妻子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德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John Connally)和州长夫人内尔(Nellie Connally)一起沿着达拉斯市中心的街道行驶,向欢呼的民众挥手致意。刺客李·哈维·奥斯瓦尔德(Lee Harvey Oswald)从邻街图书馆的六楼窗户处向肯尼迪车队开了三枪。第一颗子弹击中肯尼迪的背部,第二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脖子,第三颗子弹则致命地击中了肯尼迪的头部,导致肯尼迪当场死亡。这一事件深刻震撼了美国社会,时任副总统林登·约翰逊随后依宪法宣誓继任,推动了一系列重要立法,并升高了美国对越南战争的介入。

1968 年 6 月 5 日,美国遭刺杀的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的弟弟、民主党籍的总统候选人罗伯特·F·肯尼迪遇刺。曾任美国司法部长的罗伯特·F·肯尼迪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大使酒店,刺客西尔汉·西尔汉向他开枪,导致肯尼迪次日去世。这次事件影响了 1968 年大选,并可能改变了美国政治格局。罗伯特·F·肯尼迪的死亡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哀悼潮,也引发了对美国社会和政治局势的深刻反思。肯尼迪的政治遗产被视为对民权、社会正义和和平倡导的象征。此后,接替罗伯特·F·肯尼迪成为民主党候选人的胡伯特·汉弗莱也在 1968 年也面临过刺杀威胁。刺客亚瑟·布雷默计划袭击他,但未能实施。1968 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最终以共和党的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获胜。

1972 年,曾任阿拉巴马州州长、支持种族隔离制度的乔治·华莱士,在 1972 年 5 月 15 日参与美国民主党初选时遭到刺杀,从此半身不遂。当时,刺客布雷默在马里兰州劳雷尔购物中心向他开枪,导致华莱士终生瘫痪。这次事件重创了华莱士的政治生涯,并影响了 1972 年大选。

美国第三十八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在 1975 年两次遭遇刺杀企图,两次出手的刺客都是女性。第一次事件发生是在 1975 年 9 月 5 日,出身于一个邪教组织者家庭的琳内特·弗洛姆,因对其所崇拜者的司法待遇不满,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试图暗杀福特,但未成功。第二次是在 9 月 22 日,激进的反体制社会运动者莎拉·简·摩尔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再次企图暗杀福特。两次企图均未遂,福特本人都没有受伤,但增加了美国公众对总统安全的关注。总体而言,这两起事件对福特的政治生涯影响有限,也没有帮助接任尼克松的福特,在 1976 年赢得胜选。

1981 年 3 月 30 日,美国第四十任总统罗纳德·里根遭到刺杀。当时他在华盛顿特区希尔顿酒店外,刺客约翰·欣克利向他开枪,里根胸部中枪受伤,但在手术抢救后存活了下来。这次事件进一步提升了里根的声望。

2011 年 11 月 11 日,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遭遇暗杀企图。当时,精神不稳定的刺客奥斯卡·拉米罗·奥尔特加-埃尔南德斯向华盛顿特区白宫附近开枪,但未能对奥巴马产生人身直接威胁,也没有击中白宫建筑物。这次事件影响相对较小。

2024 年 7 月 13 日,曾任美国第 45 任总统的特朗普,在在次竞选总统时,于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一场竞选活动中遭遇枪手袭击,特朗普仅受轻伤,枪手已被现场执行安保任务的特勤局特工击毙,但现场至少有一名观众死于枪击,还有至少两人伤势严重。

传送门
#笔记 长久以来,我们的社会常常被宏大叙事所笼罩,仿佛国仇家恨应该永远萦绕在心。有些人甚至认为,如果忽视了这些历史恩怨,任何行为都不值得褒扬。然而,作为个体,这种宏大叙事反而可能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诚然,我们不应遗忘历史,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仇恨泯灭人性。否则,我们与那些曾经的施暴者又有何异?

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但不应被仇恨蒙蔽双眼。相反,我们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平、友善的世界。只有共同携手前行,才有可能用爱与勇气化解仇恨,用智慧与包容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传送门
#笔记 夏虫共鸣

今天知道了「井蛙共振」的概念,与信息茧房一样是当代互联网上的一大现象。其实还可以加一个「夏虫共鸣」。

《庄子》中有名言「夏虫不可语冰」,意指夏天的虫子无法理解冬天的冰雪,因为它们的生命周期和认知范围限制了它们的理解能力。在现代社会,这一比喻可以用来描述那些由于认知局限而无法理解更广泛、更复杂真相的人群。

故而「夏虫共鸣」可以被定义为:在互联网上,视野狭窄、认知有限的人们互相认同反智或极端言论,并对科学和真相质疑的现象。这一现象类似于「井蛙共振」和「信息茧房」,但更强调个体认知的局限性和对科学真理的排斥。

主要特征

认知局限:「夏虫共鸣」中的个体由于知识和认知的局限,无法理解或接受科学和真相。他们的认知范围如同夏虫对冰雪的理解一样狭窄。

反智倾向:这些个体倾向于质疑科学和真相,容易被反智和极端言论所吸引和认同。他们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互相支持和强化这些反智观点。

信息过滤:与信息茧房类似,「夏虫共鸣」中的个体也会选择性地接收信息,只关注那些符合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排斥与自己观点相左的科学和真相。

影响与危害

社会分化:「夏虫共鸣」现象会加剧社会的分化,使得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变得更加困难,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

广泛质疑:这种现象会导致对科学和真相的广泛质疑,影响公众对科学研究和事实的信任,进而影响社会的整体认知水平和决策质量。

极端化:「夏虫共鸣」中的个体由于互相支持和强化,容易形成极端观点,并在互联网上扩散,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成长的意义在于解构固有的认知。这些固有的认知包括从长辈那里继承的经验,在学校中被灌输的思想等。这些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然而,随着个人阅历的丰富和视野的拓宽,我们会逐渐发现这些固有的认知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情况,甚至可能限制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其次,解构固有的认知是一个重要的成长过程。通过质疑和反思,我们可以打破思维定式,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例如,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edness)是一种认知偏见,它限制了我们对事物用途的想象力。通过解构这种固有认知,我们可以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新的思路。这个过程可能会带来一些不适和迷茫,但这正是成长的烦恼。唯有经历怀疑和探索,才能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

此外,成长还涉及对新知识和新经验的开放态度。现代研究表明,环境和经历可以通过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影响我们的基因表达,这意味着我们的经历不仅影响自己,还可能影响后代。因此,解构固有的认知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还可能对后代产生积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成长的过程中解构固有认识,是勇于拥抱变化,以开放和学习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新鲜事物的表现。

从佛教的视角出发,可以发现解构认知与许多教义和实践能够产生共鸣。佛教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认为所谓的「自我」并不是一个独立、持久的实体,而是由不断变化的物理、感知、认知和情感事件(五蕴)构成的。这种观点强调,通过冥想和内省,可以看到自我只是经验的产物,而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这与现代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的很多理论不谋而合。

在佛教冥想中,尤其是解构性冥想(deconstructive meditation),通过自我探询(self-inquiry)来解构不适应的认知模式。这种冥想实践旨在通过探讨感知、情感和认知的动态,生成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内在模型的洞见。例如,在实践解构性冥想时,通过观察和分析焦虑的成分,可以发现这些情绪是不断变化的,从而减弱对这些情绪的固有认知。这个过程需要勇气和智慧,因为它挑战了我们根深蒂固的认知习惯。但这是通往自我解脱的必经之路。 #笔记
#笔记 私以为,读书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书越读越薄。这一重境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书中的知识掌握了,当然就越读越薄。第二种情况是,读书时觉得不过如此,便不再读了。

第二重境界,书越读越厚。当在书中发现一个知识可以和其他书中的知识串联起来时,书自然变厚了,由一本变为了两本,变为了多本。

第三重境界,书越读越薄。这一重境界与第一重境界完全不同,谓之融会贯通。天下的道理只有那么多,一通百通。
#笔记 ✍️ 分享一下写作的"4C法则":Clear, Concise, Cogent 和 Comprehensive。这些原则有助于创作出高质量的文章。

1️⃣ Clear (清晰) :营造清晰的写作,避免含糊其词,确保信息能够准确无误地被读者理解。简单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是通向清晰的桥梁。

2️⃣ Concise (简洁) :追求简洁,使用最少的词汇传达最多的信息。通过省略冗余的表达和细节,让核心信息更显突出,提高阅读效率。

3️⃣ Cogent (有说服力) :写作要有说服力,逻辑清晰,观点间紧密关联,并用数据、实例或证词支撑,使得论点既有理据且具有说服力。

4️⃣ Comprehensive (全面) :全面覆盖主题,预见并解答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清晰、简洁和有说服力的同时,确保没有遗漏重要信息。
#笔记 最新的报道显示,已经在人类的睾丸中发现了微塑料。

汇总过一篇笔记,微塑料的危害

简单来说,微塑料会破坏人体细胞,肠道菌群,内分泌,甚至进入血液系统对大脑和内脏带来伤害。
#笔记 「那些神奇的网站」这条笔记一直在保持着更新 传送门
#碎碎念 #笔记 最近懂了一个道理:只有真正掌握行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人,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 AI 所带来的巨大潜力。

以最近很火热的 Suno 为例。虽然 Suno 的玩法很「傻瓜」,但想要制作自己满意的音乐,还是需要给出指定的音乐风格。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没有基础音乐素养,大概率只会知道 “pop”、“classic”、“rap” 这些笼统的名词。那我生成出来的音乐,也就只是自娱自乐而已。

同理,在使用 Midjourney 和今年稍晚发布的 Sora 时,也必然存在类似的问题。

甚至,如果我想用生成式 AI 写一个故事脚本或者策划案,我在 prompt 中使用专业名词和不使用专业名词,输出的效果也会有很大区别。

AI 无疑是未来五年最热门的行业和技术。围绕 AI 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个经济价值既是对商业体而言,也是对个人而言。

这种时候,更需要勤修内功。
#笔记 机遇通常被定义为一个人或组织能够利用的有利条件或情况,以实现某种目标或改善现状。这种有利条件可能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个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提升。因此我认为对于个人来说,机遇就是:一个人在积累知识,学习技能的同时,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当你有能力去解决某个问题时,它对你来说就是一次机遇。
Leslie和朋友们
#笔记 #pkm 信息消费的目的 信息消费的核心目的并非仅仅在于积累大量的信息,也不仅限于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知识。相反,其真正的价值在于为我的思考提供更多的触发点和支持。 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我关注的三个方面是: a. 能否从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 b. 能否通过信息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 c. 能否通过信息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世界。 这个过程应被视为是一次通过获取的信息去探索和理解个体以及世界的旅程,而不仅仅是对信息的简单消化和吸收。 每个人对同样的信息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方式,这也是信息消费…
#笔记 #pkm 信息消费和消费信息

消费信息

消费信息通常指的是被动地、没有深度地阅读、听取或观看信息。这种消费方式可能没有让接收者充分理解、思考或记住信息,也没有让接收者从这些信息中学习或提升。例如,快速地浏览一篇文章,没有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深入思考,也没有对文章内容进行反思或者记忆。

信息消费

而信息消费,则是一种更积极、更主动的消费方式。这种方式强调的是深度阅读、理解、反思和记忆信息,并从中学习或提升。这涉及到了对信息的深度处理,例如:

- 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质疑,甚至查找其他资料进行验证或对比。
- 提取并记住文章中的重点信息,甚至加上自己的注解,形成笔记。
- 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文章的主要结构,理解信息的内在联系。
- 根据文章的内容,总结出实际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 一段时间后,通过复习笔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将知识内化。

通过这种方式,信息消费者不仅消费了信息,更重要的是理解了信息,思考了信息,记忆了信息,从中学习和提升。这种方式的信息消费,能够让消费者从信息中获得更深的价值,为工作和生活带来实际的帮助。

简言之,「消费信息」是一种被动、浅层次的信息处理,而「信息消费」是一种主动、深层次的信息处理
#笔记 #pkm 信息消费的目的

信息消费的核心目的并非仅仅在于积累大量的信息,也不仅限于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知识。相反,其真正的价值在于为我的思考提供更多的触发点和支持。

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我关注的三个方面是:

a. 能否从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
b. 能否通过信息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
c. 能否通过信息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世界。

这个过程应被视为是一次通过获取的信息去探索和理解个体以及世界的旅程,而不仅仅是对信息的简单消化和吸收。

每个人对同样的信息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方式,这也是信息消费的主观性和个人化的表现。因此,值得强调的是,信息消费的过程应当以满足个体需求为导向,旨在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世界,而非被动地接受和处理海量的信息。
#笔记 想要把笔记给写好真的好难。

写的太省略,如果没有尽快整理,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就忘记自己写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写的太详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会很多,并且容易陷入到思维陷阱中给后续将笔记变为常青笔记增加困难。

我一直觉得笔记并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信息,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我更好地思考。因为当我把复杂的思维过程和信息转化为文字时,我将不得不进行更深入地考虑和理解这些信息。那么问题就在于,思考的方向有没有偏差?这很难界定。就算思考的方向没有偏差,是沿着熟悉的路径进行的,那会不会反而限制了思考呢?这也很难说。

一方面,沿着熟悉的路径进行思考,可以帮助我更有效地利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思考的效率。另一方面,如果我总是按照同样的方式和路径进行思考,那么我可能会错过一些新的、与众不同的观点和信息。

那么就需要找到一个平衡,既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也要保持开放和好奇的心态,愿意尝试新的思考方式和路径。

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好难。

综上,想把笔记给写好真的好难
#笔记 今天在 Heptabase 的社群又看到了「威胁」。我自己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顺心,或者多次和开发者沟通的功能始终没有改进,也会以「我考虑更换其他产品」这样的话术来表达不满。

但仔细想想,这样的发泄,并不是在有效沟通,并且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打磨一款好的产品并不容易,要想让所有的使用者满意则更是难上加难。

之前有一段思考:做产品的人,思路上要大胆,行动上要克制。因为在思考和创新方面,需要更具开放的思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而在执行方面,需要具有克制的态度,能够组织资源,明确计划,高效执行,并以最终产品的质量为标准。

我相信大多数产品的开发者也是这样做的。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如何平衡不同使用者的风格,以及按部就班地迭代、更新,优先解决普遍反馈。

此外,还想到了一直被我批评的 flomo。我依然认为它是一款工程师导向的产品,以开发者的使用习惯来设计。可我换了一种思路来看待,则发现 flomo 提供的最大价值是解决了很多人快速录入的烦恼。而这也恰恰是众多笔记软件一直没有做到或者没有提供更优解决方案的。

flomo 的开发和设计,虽说工程师导向,但它也确实做到了思路上大胆,行动上克制。也正是这份大胆与克制,让它成为了一款现象级的产品,成为了在快速录入这个笔记软件的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p.s. 我还是不会使用 flomo 🤣
#笔记 道德原则与行为评价:目的不能证明手段

以高尚的名义行使卑劣的手段,以自由的名义去肆意伤害,这是可耻的、可恶的、可憎的。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以诚实、公正和尊重他人的原则来行事。有些人可能会以某种「更高的目标」或「更大的自由」为理由,去伤害他人或破坏规则,但这样的行为是不值得赞美的,甚至应该受到谴责。

正如许多哲学家所说,「目的不能证明手段。」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因为某个目标看起来很伟大,就忽视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我们的社会应该坚持道德和公正,并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这也是为什么在进行决策或行动时,我们需要进行道德和伦理的思考,以确保行为符合道德和伦理的规范。

无论在个人行为还是社会行为中,都应该坚守道德原则,不能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来为不道德的行为开脱。同时,也需要警惕不要让自己陷入道德许可效应的陷阱,认为自己有高尚的目标或者在某些方面做得好就可以在其他方面放松道德标准。
 
 
Back to Top